---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张慧玉
记得当我还是很小很小还在学前班的时候,语文课本的第一页便是“宝岛台湾”,浅浅的海峡那边有一个类似纺锤状的岛,那就是台湾。曾经在厦门的小金门,我曾坐船隔着一片海跟金门岛上的台湾阿兵哥招过手,我觉得他们很亲切,但是就是有一条线,你不可跨入。虽然如此之近,但是那个岛还是可望而不可即,如蒙着面纱的朦胧美女,有着绝美的姿色,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但也许是上帝的眷顾,我竟然有一天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,于是凤凰翔于千仞兮,思绪随风移转。
台湾相较于大陆,正如江南的私家园林之于北方的皇宫,一个内敛精致,一个端庄大气。台湾的美是小巧剔透的。江南的温婉和水的灵性集中在宝岛上,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深深烙印在了台湾身上。台北的地名以忠孝路为中心,实则是一副展开的中国地图,台北的每条街上都有熟悉的中国地名——“重庆路”,“南京路”。“忠孝敦化”“信义商圈”。忠孝,信义,传统的儒家之风扑面而来,中文系上传统的四书五经课程,即使是普通的电视台,如果报道火宅,他们不会直接说某地发生火灾,而会说遭受“祝融之祸”。由此观之,虽然隔了浅浅的海峡,但是你可以感觉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之顽强,即使漂洋过海,依然可以扎根在被荷兰,日本殖民过的台湾岛之上。一般大家喜欢用“小清新”来形容台湾,台湾人的身上潜藏着诗性和灵性,给人以清新之感。在他们的散文中,每一颗草,每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,在他们的眼中,能听到小草生长的声音。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,台湾人将人类隐藏的诗性和童心意识得以一贯地持续。在台湾,当你迷路时,会有好心的人说着闽南话除了告知你路线外,还会告知你附近的美食;如果你运气好,在眷村遇上台湾老兵开的餐馆,听到你的大陆口音后,老兵们会给你双份的菜量,还会亲切地与你攀谈。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已经深深地深入到台湾人的骨髓中,它表现的是一种情绪,一种感怀和一种感慨,这种血脉的共融性是谁也分不开的一份情怀。
台湾岛的东海岸靠近太平洋,坐火车或是骑行东海岸的时候你会被眼前的景色牢牢地吸引。原来只在大陆看过大海,但是在台湾的东海岸可以真正地看见大洋。海水是从近处的浅蓝,到深蓝再到远处的墨蓝与天边的苍穹融为一色,让人沉浸在这满目的蓝中无法自拔,无论心中有再多的抑郁,看见那样美丽的景致,也会让人将烦恼抛之于外。那长长的海岸线会让人想起很多台剧里美丽
的画面。“海角七号”,“那些年”中的清新感是台湾清新的景色构成的。台剧中的台湾总是给人一种文艺范。破墙而出的三角梅,围墙,大洋,还有的定是那独特的文化和民俗。台湾的大地上居住最多的是闽南人,其次是大陆其它省份的外省人,客家人,少数民族(阿美族,高山族等)。他们居住在一起也相互融合在一起。闽南人富丽堂皇的庙宇,“八家将”舞,每年盛大的妈祖大巡游;客家人的美食,风雨桥 ;还有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,使得这个岛上的文化充满了融合和多元化。有人说一个地方博物馆的数量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,而光在台北就有多达几十家的博物馆。除了一般的博物馆外,台湾还有比较特别的“袖珍博物馆”,“树纸博物馆”·····只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内心,诗情画意皆可立馆。
阿里山上,悠悠鸟鸣,起于空谷;日月潭边,水波阵阵,奏于古琴。台湾的山水在天地之间,自然的灵气为己所用,孕育着一股灵性。台湾的雅致,小巧,玲珑剔透蕴育其中。“凤凰翔于千仞兮,览德辉而下之”,伶仃洋边,有风兴起,随风翔于海峡之岸,凤凰山下,诗意乘风归去。